找到相关内容147篇,用时8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实践—体验:朱熹的《四书》诠释方法

    方法时,朱熹则更强调诠释主体在生活情境中的自我体认、肯定诠释主体从自我身心中体认的道理理解经典义理的重要性、优先。他在学生传授读书法时,首先强调这种诠释方法的主体性精神,即“就自家身上切要处理会方...包括、情、意、志的全部调动,而绝不同于“文献—语言”诠释方法主要是运用理性认知的精神因素。  第三,“体验—实践”的方法是一种主客一体的客观活动,而不象“文献—语言”的诠释方法完全是一种观念的、...

    朱汉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5969047.html
  • 五台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
    风景名胜区。但五台山城镇化、公园化倾向明显,周边环境污染严重,环境管理相时薄弱。因此,五台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,并钟地提出对策建议。   关键词:五台山;生态环境;对策   中图分类号...“治河清污”、“专业播绿”等有效措施,五台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专项治理,但五台山风景区仍存在城镇化、公园化倾向明显、周边环境污染严重、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等诸多问题。   1、城镇化、公园化倾向明显...

    陈新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971706.html
  • 观修的智慧与欢喜——藏传佛教五大金刚的艺术特性

    与修行。   总之,藏传佛教五大本尊的观修,是一个极其秘密又非常严格谨慎的宗教学修,修行的过程是空的领悟和体验,也是自我认可又超越和否定自我的过程,在这个看似神秘的宗教修行过程中,任何一个修行...

    格桑尼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2578430.html
  • 我的忏悔和戒淫色之立志

    尝到了快感的甜头。 想想这事,不知是如现代西医所讲,的渴求是人的自然属性,是本能的;还是人本性的丑陋,或者我个人人格的丑陋。为何我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,就会手淫,还会用唾液润滑。可见,淫魔处处存在,如果我们不心存戒念,被其侵蚀是非常容易的;另一方面,父母没有发现我到了发育期,未能正确训导我,也是我犯淫忌的原因。因此,为人父母者,需要关心和重视子女的性教育,适时介入训导,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对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2287480.html
  • 法藏大师《华严经》宗趣的理解(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三)

    法尔”与“愿力”。是十义成立缘之根源,法尔也许永远站立于相,然而其展开相对性的显现,却属法相称的本质为主体现。故《探玄记》即以“法尔”而立十义,但《文义纲目》却以“愿力”为中心主张。   法藏大师...   法藏大师《华严经》宗趣的理解(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之三)   三、法藏大师《华严经》宗趣的理解   1、《华严经》的立场与组织  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,是在继承法顺、智俨...

    清远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40788565.html
  • 手淫的危害及其后果

    兴奋转向抑制,则引起阳痿或勃起不坚。   反覆手淫者的刺激,尤其射精的刺激比较强烈,使婚后男子容易发生不射精,女子容易发生房事不出现情欲高潮,因而得不到满足。   反覆手淫者有一种...既然手淫功能有损害,那么有了手淫习惯的人,应该早日戒除为好。   《寿康宝鉴》中周思敏云:“色,少年第一关,此关打不过,任他高才绝学,都无受用,盖万事以身为本。血肉之躯,所以能长有者,曰精曰气...

    佚名

    |手淫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459447709.html
  • 道教哲学与佛学的关系刍议

    ,进一步指出佛教只修性不修命,只能出阴神不能出阳神,因而不能摆脱生死轮回。他的思想后人颇有影响。这在宋代的《丹经极论》中有体现,它把性命双修的观点作了富有哲理且颇为精到的论证,说:   乾道变化,...本性是静,也同样,但需要动而为用,所以是阳中之阴。命是道生化万物的结果,是体,是动,所以命是阴中之阳。后天的人而言,动静相须互涵。离开了阴,阳自身无法存在;离开了阳,阴自身也无法存在。命是体,...

    孔令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041441.html
  • “一念三千”的修行规定

    不注,恶趣苦灭,凡界若谢,发圣因,智者上达,于此立基。17   这里也明显的强调“一念”心的把握是“摄心敛念,止诸心行,不使流逸”。同上文所谓&...这种“抗拒”便是斗争不休的阿修罗性质。   8、贪心是一切众因缘和合所生诸法之真相的不了解,是空真理的迷茫,这种“无知和迷茫”就是畜生界的性质。 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0541659.html
  • 评〈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恶”〉 (1)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  页73  前言  杨惠南教授来电邀请其所著〈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恶”〉一文 (发表于《佛学研究中心学报》第一期,1996 ) 作一些回应。 因此文乃是拙著《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》所作的评述,试图从“法性即无明”、十法界互具、…等来说明天台思想在于“恶”,而非如拙著所言的“缘起中道实相”。于理于情上,这份回应工作就落在笔者肩上。除了本文的回应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047164.html
  • 佛教诠释学的当代建构的一些争议: 由空与现代性的多元诠释论起

    批判“表象形上学”及与此相关的“现代性”之思维,从空的立场提出治,能跳出中国佛教的诠释传统,开启诠释学的论述实践的多元面向;但是,这种讨论并未能深入于以中国佛教为主的东亚佛学诠释传统,从而辩证地建构...京都学派和新儒家的佛学诠释当中的空义的发挥,以空的哲学批判西方表象形上学与现代性概念,结合当代语境与情境,发展多元的佛教诠释学的论述实践。   若依照对于大乘佛教史的反思而言, ?空与现代性? 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0754476.html